当前位置:首页 > 股民交流 > 正文

管彤贤毕业院校(管彤贤)

管彤贤毕业院校(管彤贤)

今天给各位分享管彤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管彤贤毕业院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 1、老大爷59岁开始创业,却创...

今天给各位分享管彤贤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管彤贤毕业院校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老大爷59岁开始创业,却创造了16项世界第一,他做了什么,怎么做到的?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子,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个老头,他前半生平平无奇,却在59岁开始折腾创业。他的创业虽然坎坷但最终还是成功了,不仅创造了16项世界第一,还垄断了美国90%的市场,他就是管彤贤。

59岁的“高龄”,开始了创业之路

管彤贤,1933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之后,管彤贤非常顺利地捧上了铁饭碗,他先后在交通部水运司和中港总公司担任处长等职位。管彤贤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非常平凡的,他一直过着这样平淡也有保障的生活,一切都很平常,没有波澜。

然而在管彤贤59岁即将退休的时候,老老实实的他却冒了一个大险,他要创业,并且要把他毕生的积蓄都拿来创业。管彤贤的家人和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行为,都在集体反对,管彤贤的年纪已经不算年轻了,拿什么去和职场上的年轻人去拼?从来没有涉及过创业为什么会有这么离谱的想法?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干嘛折腾,拿着退休金去遛弯养鸟不好吗?非要把一生的积蓄都搭进去?

周围人一致的否定和质疑,但是以往特别好说话的管彤贤在这件事上坚持己见,寸土不让。于是,在自己的坚持下,59岁的管彤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

勇气可嘉,拿到第一笔订单

管彤贤拿着自己的毕生积蓄100万美元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小公司,叫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刚刚起步,只有十几名员工,资金缺乏,技术欠缺,连基本的模仿都做不到。在这种条件下,管彤贤只能埋头苦干,钻研技术,辛勤工作,省吃俭用,和员工出谋划策,一起为看不到光明的未来努力着。

振华港机的主要产品当然是港机,但那个时候,几个国际大公司掌控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中国的大型港机公司也只能从中分一杯残羹,中国港机公司完全没有任何分量。在水运司工作多年的管彤贤发现中国港口的起重机也基本不会选择国产,而是花费高昂的价钱从那些国际大公司进口。中国港机公司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不被认可,在国内市场也被嫌弃,中国港机的发展面临着非常不利的局势。

虽然局势很不利,但是59岁的管彤贤拿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毅然决然地选择去这些大公司争市场份额。加拿大温哥华的海港以竞标的方式来寻找合作的对象,虽然对港机的生产还十分陌生,但是管彤贤还是参加了,他以低价的优势拿到了振华港机公司的第一笔订单。

管彤贤创业的想法并非是一时兴起,他很清楚自己在这个港机生产市场的优势,港机的生产属于制造业,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占比例比较重的产业。而美国经济发达,劳动力就显得十分珍贵,那么美国港机生产在劳动力方面的成本就会耗费不少;中国当时的经济并不发达,劳动力非常充足,那么,中国的港机公司在成本上就能够稳稳地压美国港机公司一筹。

管彤贤竞投温哥华海港的报价十分低,但是这个价位对于振华港机来说不仅不会亏本,还有利润空间。但同样的价位对于那些国际大公司来说,就是绝对亏本的存在。所以,经过缜密思考的管彤贤才敢以这么低廉的价格从那些国际大公司手里抢生意。而且,一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能够把那些国际大公司的订单抢到手,也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如果这一单做的足够优秀,振华港机公司就不愁没有订单接了。

为国争光,成长为行业第一

这一笔好不容易抢来的订单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利润空间,但这是振华港机公司接到的第一笔订单,是振华港机公司在港机生产上交出的第一张答卷。为了让振华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管彤贤带着全体员工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个生产环节,并严格把关。

管彤贤为了交出一批优良的机也是花费了不少心力,能做好的零件要求精益求精,以振华目前的能力做不好的就全部购买有保障的名牌产品。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振华的第一笔订单完成的非常出色。

在出色地完成第一笔订单后,振华公司又相继接到了新的订单,从此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公司就站稳了脚跟。在将自己的生产技术能力逐步提高到世界一流水准的同时,振华港机还在追求技术上的创新。管彤贤不仅在创业上带着一股拼劲儿,他在企业经营上也做的十分出色,在他的带领下,振华港机飞速发展,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

管彤贤在人才管理上也是很有一套,工作多年的他非常明白员工的心理,所以他没有选择一味的打压管理。管彤贤选择了攻心为上,切实贴合了员工们的心理需求。先是给出优厚的工资,以留住人才;其次是奖励房子,在公司附近建造房子,员工把家搬过来就可以入住,这个举措安抚了员工的心;然后他开开办各种学校,以加强员工的技术与能力,也能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升华企业文化。

十几年间,振华港机从一家只有十几个员工还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公司,渐渐的超过了对手们,包括当时垄断市场份额的几家国际公司。在管彤贤的带领下,振华港机公司创造了16项全国第一,拿下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还垄断了美国90%的市场。振华港机公司也成功的把世界最大的港机进口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出口国,这个结果真的是扬眉吐气,为国争光。

管彤贤这个例子很好的证明了,只要是真正的有能力,什么时候去创业都不晚。人的能力不应该被年龄或者性别来限制,只要有能力,任何人多大年纪去创业都会成功的。能力和才华才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别的外在条件只是在为能力和才华增光添彩。

管彤贤这个老头在59岁的“高龄”才开始创业,周围人都不认可也不改变。也就是这个老头,让振华港机公司从一个小公司起家,到最后创造了16项世界第一,垄断了美国90%的市场,为国争光。管彤贤是一个成功人士,也是一个传奇的人物。

管彤贤的人物生平

这是一段让中国人热血沸腾的传奇。

14年前,在港口机械制造领域完全被国际巨头把持。在上海,一个只有10多名员工,100万美元资金的小公司成立了。他们没资金、缺技术,连模仿别人都费力。谁知,在接下来的十多年内,这家小公司逐一击败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韩国三星、现代等国际巨头,创造出二十多项世界领先的核心产品,拿下70%的市场份额,2005年销售额超过120亿元人民币。

说起这段故事,老管摇摇头,抛出一句话:“那是因为外国人无能,吃不得苦了,也经不起折磨。”随后,他平和地笑了笑,回忆说:“振华成立14年,前一半时间,都是懵懵懂懂,没钱,也不敢做,不知道能弄成什么样。直到2000年11月,我们才知道自己的历史责任……”

在老管眼中,全球的装备制造业都在衰退。他道出了原因:“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国的衰退造就了我们的兴旺。”他为记者算了笔账,以产值计算,我们的劳动力成本只占10%,美国占到了30%甚至50%。同样的产品,如果振华造价7000万美元,美国人自己造要花1亿美元。高昂的成本,让他们只能向振华求援。那么,如何用便宜的劳动力创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呢?老管有自己的一套。

老管手下有3万名员工,而一线工人占到了90%以上,仅电焊工一项就有4000人,其中有不少是农民工。他坦言:农民工憨厚朴实,但刚进工厂时,文化不高,很难有患难与共的想法,农忙时还要回家,难免影响生产。

然而,振华长兴岛生产基地的农民工,却是另一番景象。工厂每晚灯火通明,成千上万的工人主动加班。要不是老管强行规定10点钟必须关灯,工人们不肯放下手头上的活儿。“其他单位的员工下了班就打扑克,有的还没下班,就想着怎么玩。在振华,农民工不打扑克,大家最热衷的就是加班加点,工作、学习、钻研技术,管彤贤露出孩子般的微笑,颇为自豪地说。

这就是老管的功力。他精心设计出一整套的激励机制,而且全部靠员工自愿选择。

“对农民工,不用讲大道理,直接反映到收入上。工人为什么要加班?我给他们开工资啊,干一个小时拿一个小时的钱,他们没心思想别的,就琢磨着加班加点多拿钱。”电焊是振华最重要的生产环节,老管高薪留人:一个好的焊工,每月能拿到1万元。一般水平也能拿到2000元以上。老管摆摆手,扔下一句话:“不给足工钱,留不下人”。

为了把庞大的农民工队伍变成产业工人,振华连出妙招:

第一,先给他们盖房,让农民工把家搬到长兴岛,把心留在振华。一家人可以拿到30平方米的房子,有厨卫,“老婆一来,就稳定一大半”。为此,振华要在长兴岛建造三个630套房,现在第一个630套房已经建好了。

第二,办各种学校,加强培训。振华有焊接学校,由于工资与焊接技术挂钩,水平高了自然能加工资,所以工人们非常积极,争先恐后地培训。

第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员工只要赌博,立刻就开除。在工地上,稍有不慎就会机毁人伤。振华下猛药,一次严重的安全违规,罚款500元。于是,再散漫的工人也不得不提高警惕,丝毫不敢大意。 掌控70%的市场份额,老管依然坦言:“我们处在竞争的旋涡中,对技术创新从来不敢怠慢。”可见,成本低固然是振华的制胜之道,自主创新更是杀手锏。而促使员工进行创新的机制,则是老管最核心的秘密武器。

在企业中,历来有两类人才。一类是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懂理论、能设计;另一类是有热情、想得出、做得到、有动手能力但没有学历的“行伍出身”同志。对待这两类人,老管毫无门户之见,积极发挥“行伍出身”同志的积极性。他认为,只要对创新有贡献,都要重奖。每年公司在鼓励创新方面,就要支出近千万元。2003年举办了科技颁奖大会,设立了四个100万元大奖。去年,老管又开始评选“振华功臣”。评选时不问职位高低,不问学历,只问贡献。在他和其他高层的推动下,这一奖项变成了公司最高荣誉。得奖者,不仅有纯金奖章和奖金,今后的住房、医疗保险和退休后的生活全部给予周到安排。

对于人才战略,老管向来不拘一格。他先是喊出“退休不按年龄划线”的口号,只要技术好,而且可以一口气爬到起重机顶端,就能继续留用。振华总工程师邬显达,比老管还大3岁,照样坚持工作。他说,“让老同志留任,就解决了很多人的后顾之忧,让员工不会在退休前捞一把”。 人才是振华的关键。老管说:人才是买不来的。真正的人才要自己培养。此前,海外曾有不少码头开价10万到15万美元的年薪,聘请振华派去的电气调试专家,让他们留下。结果无一人为之所动。老管有本事留住员工的心。

每年12月和7月,员工们有两次机会加薪,额度为100元到500元不等。加薪不看级别,不看学历,加多少全凭一张特别的表格。表格上方写着老管对他们的四个特别的要求,“能操心,能着急,能解决问题,出手快”。按照这四个要求,每个员工详细填写半年来自己的“工作业绩”,出了什么力,解决了什么问题等等。填完后将写有姓名的一角封死,交到各部门。部门领导要进行两轮打分:先不看姓名,完全依据所陈述的内容进行判断,给出加薪的额度。第二轮,拆开姓名,对照此人的平时表现,最终确定加薪额度。

老管直言:学历高没用,关键是能不能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平时付出多少,直接反映到工资上去。他独创的薪酬体系,牢牢拴住了优秀员工的心。这样一来,谁不是尽心尽力?

为了调动员工不断学习,保持积极性,老管奇招不断。

老管一向重视英语。为啥?振华拿下了70%的市场份额,大部分产品是卖给老外。从售前沟通,到拿下订单、出国安装机器,再到售后服务,员工的英语水平直接决定了订单数量、服务质量。以前,振华懂技术的人不懂外语,无法沟通,非常尴尬。老管下决心,一定大范围提高员工英语水平。可是空喊口号不起作用,他想了个办法……

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外语考试,请外国人来当考官。最关键的是,通过考试以后,每人可以凭考试成绩加工资600元到1200元不等,“享受两年,每个月都加”。他笑咪咪地说,“这可是自愿考试”,可员工们早就炸了锅,每天下班加紧学外语,拉都拉不住。振华类似这样的考试,还有很多,振华不愁没有学习氛围。

为了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业余学习,公司规定,凡考试及格者,学费一律报销。与此同时,公司也开辟了各种学校。这当中,要数MBA项目最引人注目。如今MBA班已经办了五六年,150多名员工拿到了MBA硕士学位。老管乐了,创造条件让员工拿文凭,他们自然会努力工作、拼命学习,而且高度忠诚。 管彤贤就像是一台发动机,不知疲倦地高速运转。他对记者说:“以前一个星期工作六天半,多好。现在做五天停两天,太浪费了。”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老管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常常忙到8点才下班,而且就住在公司的小单间里。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铃声是催人奋进的斗牛士进行曲。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总裁,他没有一点派头……既没有宽大的办公桌,也没有真皮的老板椅,甚全连独立的办公室都没有。14年来,他坚持与10多个下属合用一个狭长的办公室,还特意把办公桌放置在下属们背后。下属们一个个如坐针毡。对此,他答:“我不喜欢独用的办公室。没有豪华的办公室,但我们一样创新,一样得奖。”

可以说,管彤贤现在还保持着创业状态。要问原因,恐怕归因于他强烈的爱国情怀。20多年前,他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当时国内的港口起重机要从国外高价进口,很多还是二手货。国内的生产企业偏偏不争气,由于缺乏设计经验,生产水平低下,造出来的产品还不如外国的淘汰货。

“你没见到外国人那种傲慢,根本看不起我们”,巨大的差距激起了他的斗志。在59岁那年,即将退休的管彤贤毅然下海创业。他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将公司取名为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而且公司成立伊始,他就大胆喊出了自己的心愿,“世界上凡是有集装箱作业的港口,就要有振华港机的产品!”有谁知道,当时上海港机厂一年也只能做一两个门吊和散货机械,更不用说振华港机了。

在老管的带领下,振华港机没有辜负自己的名字。他对记者说:企业不能老气横秋,要返老还童。正是老管不拘一格的人才战略和激励机制,让振华港机飞速发展。他们以一己之力,将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进口国,变成最大的出口国,公司“ZPMC”的标志标注在大部分港口上。到后来,每当世界大港招标,只要看到振华竞标,日本的企业夹起皮包就走。

振华现在拥有17条大型运输船,照样不够用。每一天,振华的运输船都载着高耸的起重机,自豪地航行在世界各地。如今,振华港机开始进军散货装卸机械、大型桥梁、海上重型设备等多个领域。说到多元化的发展,老管笑了,“因为我们有点名气,也有实力,所以造点别的”。虽说是多元化,但他也有自己的四字原则“以钢为纲”。只要是大型钢结构设施,都是振华的潜在领域,都可以成为振华新的增长点。

管彤贤的个人简介

管彤贤曾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中港总公司船机处处长等职。自1992年起担任本公司董事、总经理。

振华港机总裁管彤贤今年81岁,曾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他在59岁即将退休时毅然下海创立振华港机。从公司取名“振华”,到他平时在公司中的言论,人们不难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有媒体报道,管彤贤创业十几年一直与同事合用办公室,他本人坚持苦学外语,并制定多项制度鼓励员工学英语。

振华重工的企业介绍

上海振华重工公司(英文缩写ZPMC ),1992年成立,主要生产大型集装箱机械,也生产散货装卸机械和其他产品如大型钢桥等.由于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手段,加之航运供大于求,船东纷纷用加大船舶装载量来降低成本,出现所谓超巴拿马热,船愈来愈大.码头设备必须随之更新换代,在世界机械制造业普遍不景气情况中,这个市场却非常火热,世界20多个著名机械制造商逐鹿其中,竞争激烈.由于天时、地利、人和,ZPMC在这场竞争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依靠自己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茁壮成长,现在已成为这个行业的排头兵,大长中国人士气。

公司成立时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已发展到近4万人,是世界上目前最强大的一支大型起重机制造队伍.最初投资100万美元,15年来通过盈利再投入,资产重组,特别是A、B股上市,现有资金8亿美元,增长了800倍.

如今,他们的产品不仅覆盖了国内主要集装箱港口,也进入了国外著名的各大港口,如加拿大温哥华,美国东西海岸的迈阿密、长滩、奥克兰、塔克玛、西雅图、惠灵顿、威基尼亚、纽约,南美的巴西、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亚洲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缅甸,中东的苏丹、阿曼、阿联酋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约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个港口。

2011年,在京举行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振华重工海上重型起重装备全回转浮吊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该公司已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等。

据了解,此次获奖项目集17年研发之功,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完整设计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创新设计无平衡梁四排全滚轮的全回转支承装置、智能型恒张力大型锚绞车,攻克高强钢的焊接工艺和技术、自重超过50吨超大型负荷4000吨级吊钩的制造工艺技术。振华重工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攻克并掌握了海洋重型工程装备大吨位全回转浮吊设计、制造、安装和测试的关键技术,并自主完成了包括电控、安全保护和主要机电配套等核心部件的全部设计与制造,实现了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式升级。

另据介绍,振华重工迄今已拥有20多项世界领先的重大核心技术,28项国家重点新产品,16项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申请国内专利223项,其中发明专利103项,实用新型专利113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有效国际专利申请24项,国际授权有效专利10项。 品牌原取材于“Shanghai Zhenhua Port Machinery Company Limited”,取其中的“Zhenhua

Port Machinery Company”的首写字母Z、P、M、C,组合成ZPMC商标。如今,公司虽由上海振华

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但由于ZPMC商标在

全球的广泛影响力,公司商标不发生改变,但字母的含义已发生改变。

ZPMC的Z取英文“zero”的首字母,意为“起点”,由上海振华港口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更是公司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公司正面临“二次创业”,所以一切都是起点;P取英文“particular”的首字母,意为“细节”,公司的发展要注重细节,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推广精细化管理方式,向管理要效益;M取英文“mission”首字母,意为“使命”,要打造声誉振华、效益振华、品牌振华、科技振华、责任振华,这是所有振华人的使命,振华产品要继续享誉世界、引领未来;C取英文“cooperation”的首字母,意为“合作”,振华的宏伟蓝图的实现,需要所有振华员工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国家、中交集团及上海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与科研院校的密切协作。 特色之一:肯德基大叔式创业起家,不拘一格的用人之道

如同肯德基大叔哈兰·山德士的晚年创业起家经历,59岁的管彤贤,凭着一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力陈产业的大好春光,响应1992年小平同志的号召,振臂一挥,硬是带领十几个人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经过10多年的风雨兼程,振华在国际大型起重设备上的影响力是举足轻重的.如今拥有上万人的振华团队,从20出头充满激情的青年一代到70多经验丰富的耄耋老人,他们上下一心,极具团队凝聚力,力求齐心将振华打造成世界一流起重机行业.

振华重工信奉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的用人之道,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核心理念运用到用人环境中.振华用劳动管理公司承包制代替老板施工队承包制,力求劳资关系的和谐,达到劳资的双赢状态.他创造了将农民工变成产业工人的传奇,通过对农民工的培训,建立夫妻房等激励政策使农民工自觉地报效振华.除此,其重学历不唯学历,退休不按年龄划线,为科研功臣刻雕像的系列举措为其培养和挽留了大量的生产、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人才.

特色之二:国家至上,多功能缩管机,快速推进国外市场

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访美期间途径旧金山,恰逢船载着四台钢铁巨人通过金门大桥.起重机顶端距桥下只有30公分,为慎重,旧金山市临时关闭了金门大桥25分钟,造成旧金山市交通堵塞,万人空巷都到两岸一睹肇事者中国起重机的风采.胡锦涛主席的车队也停下来,使他知道这件事.美国电视台也向全美进行报道.

其实,这仅仅是振华集团为国争光的其中一个例子.振华的企业文化蕴含着要求员工富有爱国主义情感和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感,支持人们去克服困难,发扬爱国精神.在振华产品进入德国市场时,德国政界经历了由责难和接受的过程.当装载四台为德国汉堡生产的起重机的整机运输船行驶在易北河上,游人如潮争睹这一壮观场面,有家游乐场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船长来电报告:我今年体会到了做中国人的尊严,一扫150年来中华民族在列强坚船利炮欺侮留下的民族自卑创伤.

特色之三:自主创新是振华成功的杀手锏

正如管总所言:我们处在竞争的旋涡中,对技术创新从来不敢怠慢.促使员工进行创新的机制,是管总最核心的秘密武器.在他的领导下,ZPMC拥有了自己的研发平台.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振华港机每年用5%的产值投入科研,2005年就投入近2亿元;企业每年还拿出1000万元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最高奖额100万元;企业有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全公司1500名管理人员中有600多名是研发人员,拥有105名硕士和153名高级工程师;企业重视利用外脑,广泛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力夫坦克公司等200多个国内外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合作,调动他们帮助分析解决技术难题

1998年,管总组织专业人员在数月内研发出能够让场桥和GPS协调运作的控制软件,使原来需要司机在七八层高的驾驶室里目测操作的场桥,能够在仅1米的空隙中灵活穿梭,误差不到15毫米.

2002年4月,ZPMC研发的双小车岸桥顺利地打入对技术要求苛刻著称的港机之乡——德国汉堡港,并先后赢得了逾3亿美元的收入.

振华的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和新型产品开发的企业战略使他们用十四年的时间,跨越了世界同行三四十年走过的道路.他们用业绩显示了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勤奋,令世界重机行业颇有名气的对手在国际竞争招标中只有招架之功.

特色之四:重信誉、守承诺是ZPMC的信条

由于年轻、经验不足,振华港机的产品也出现过不少瑕疵.但公司从不文过饰非.如出口阿曼的场桥行走减速箱设计不当,公司下决心一次将40台减速箱全部换掉,赢得了用户好评.再如,他们曾推荐德国多依茨柴油机,初用尚好,但后来出现不少毛病,虽过了保用期,其仍承担责任,出资将损坏件换新.在产品的配套上,振华鼓励用中国过了关的配套件,而且承担质量责任.由于ZPMC说话算数,用户信得过,在美国市场已出现完全用中国机电配套件的集装箱岸桥.在交货期方面,由于这种大型机械涉及方方面面,工序多,特别是海上整机运输,难度很大.振华自己有6艘6万吨级整机运输船,能保证准时交货.加拿大温哥华港和美国奥克兰港为了能准时得到产品,认准了ZPMC,先后5次授予振华新的合同.

特色之五:捕捉机遇,发展优势,独具慧眼的战略眼光

不仅在创业之初,振华独到地选择了这个正确的战略市场,那么在当今以及今后的几年中,ZPMC能否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开拓出更具吸引力的市场?答案是肯定的.

在国际货物运输总量中,80%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煤炭、矿石等散货运输具有和集装箱运输同样巨大的市场,管总早在2004年就开始涉足散货装卸市场,并凭借ZPMC在集装箱机械领域的霸主地位和人脉,迅速成为国内目前最主要的散货机械供应商,而且初步打开了国际市场.2005年,散货机械的销售额已经达到总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伴随着能源紧缺,海上油田开采的步伐加紧,海上大型浮吊的需求上升,ZMPC正在研发的世界首台7000吨浮吊,引起世界关注,中海油订购的海上采油铺管船亦在生产中.据ZPMC高级经济师董恒瑞介绍,世界市场每年对海上重型机械的采购量估计有500多亿美元,比集装箱机械的市场还要庞大.

2006年10月,美国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率团对中国进行商业访问时,管彤贤抓住机会,成为预期投资47亿美元的加州大桥钢结构的主要分包商,打开了世界大型钢构桥梁市场的大门,之后不久,又拿到韩国釜山和仁川钢结构大桥的万吨级订单.

我的强项是钢结构,我不会涉足自己没有优势的产业,管彤贤说,他最近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保持集装箱机械霸主地位之外,发展散货机械、海上重型机械、大型钢结构桥梁和港机配件生产等相关产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归结振华重工集团的管理特点,我们对其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评价:

1.振华总裁的背景及经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意义深远,从而产生良好的企业绩效.

公司创建15年,管彤贤现在还保持着创业状态.要问原因,恐怕归因于他强烈的爱国情怀.20多年前,他任交通部水运司工厂处副处长.当时国内的港口起重机要从国外高价进口,很多还是二手货.国内的生产企业偏偏不争气,由于缺乏设计经验,生产水平低下,造出来的产品还不如外国的淘汰货.

你没见到外国人那种傲慢,根本看不起我们,巨大的差距激起了他的斗志.在59岁那年,即将退休的管彤贤毅然下海创业.他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将公司取名为上海振华港机有限公司.

从此,爱国主义成为了公司企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根据这个理念的指引,企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创出了一个世界集装箱机械市场公认的知名的中国品牌.

由此看来,执行总裁对企业的影响功不可没.

2.目标市场的定位准确到位

大型集装箱机械是高技术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品.第一世界需要它,但因劳动力成本高昂,美、日、德等制造商日益失去市场竞争力.第三世界众多厂商虽有低价劳动力,但无高技术,因而做不了它.这种产品最适合我们这种既有高科技、劳动力成本又不高的国家生产.因此,振华选定了这个市场.凭借对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加之企业有效的管理模式.使得振华港机飞速发展.

3.振华重工面临的地理背景,利其开辟市场

管总创业时,选择了上海作为振华港机的驻地.上海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了我国的经济中心.在这个开放、竞争的大环境下,无数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将自己的精力投在了这片热土上.

的确,源于上海的国际化背景和良好的政企关系,试压爆破检测仪,振华港机才能够开拓其海外市场,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海外企业也非常乐于与上海背景下的中国公司合作,比起内地,他们也许更了解上海,更了解沿海地区的产业化结构.

正式基于与上海市政府的合作,振华港机已建立起了世界最大的起重机研制生产基地——上海振华港机3.5公里岸线的长兴基地.

4.国际市场的准确把握

摊开一张世界地图,还能找出几个没有ZMPC标识的重要港口?答案是没有.如今,在全球的著名港口,从加拿大温哥华到美国的长滩,从巴西桑托斯到德国汉堡,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到澳大利亚阿德莱德,都能见到振华港机.迄今为止,振华凭借创新所打造的技术优势,成为全球同行公认的排头兵,产品成功打入世界38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150个码头.振华对国际市场的选择、推进和深入,也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

无怪乎振华重工在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创造让世界瞩目的壮观场景,无怪乎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振华港机时做大做强的寄语,振华港机给我们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走向成功的范例,相信国内诸多企业会在自主探索下寻求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从而获得更长远的企业发展.

上海老人59岁开始创业,仅用5年做到全球第一,如今现状如何?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说的是人即使老了,也会有自己的雄心大志。

但是,谁又能真正不服老呢?能做到曹操这般豪爽不羁之风,带领乱世枭雄,完成宏图霸业呢?

实际上,中国有位老人,明明已经59岁快退休了,还开始像年轻人一样从小白开始创业,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做到了全球第一。

那么,这位老人为什么59岁才开始创业呢?现在他怎么样了呢?

一、创业出发点

1993年,管彤贤出生在上海,与同龄人一样,默默无闻地经历了人生的各个阶段,读书考大学、毕业工作,勤奋耕耘之下,有了自己的小小积蓄。

1992年,他快到了退休年龄,本来就可以过上老年悠闲生活了,一场买卖二手货起重机的交易,打断了他的退休计划。

当时,因为起重机生产技术落后,当时只能购买国外淘汰下来的二手货,不仅质量是折旧货品,而且价格高昂。

而且交易时,国外的同行和船运公司根本瞧不起他们,始终摆着一副趾高气昂的姿态,这让管彤贤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于是,他愤慨道:“我们有机械制造业为什么总是进口海外的港口起重机呢?为什么自己不能干”?他毅然选择辞职,上海成立了振华港机公司。

二、创业的艰辛

起初,该公司仅有十几人,大部分还都是管彤贤的朋友,因为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都在努力摸索之中。

境况堪忧之下,他始终没有放弃,靠着投入的100万美元资金,发展起来的7年时间,都是探索阶段。

2000年,全球金融风暴爆发,导致了外国制造业的大幅度衰退,机遇之下,他大量生产产品,依靠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用低价来参与市场竞争。

同样的产品,如果管彤贤的公司造价7000万美元,美国人的公司造价要花1亿美元。只要占领价格优势,他就能赢。

于是,凭借自己的商业头脑,管彤贤在短短5年之内,先后打败日本三菱重工、三井、韩国三星,拿下全球70%的市场,成为全球第一,2005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20亿人民币。

三、成功的原因

管彤贤严格把握每个生产加工环节,督促员工加强学习,鼓励全面型人才的培育,奖励员工学习津贴,一个优秀的电焊工,在振华能拿到1万多元的奖励,因此,员工干劲十足。

另外,还有一些人性化策略的施行,例如,夫妻房政策,学历不是唯一的政策,退休不按年龄划线政策,为科研功臣刻雕像政策,都为公司发展留住了大量人才。

在研发平台上,也丝毫不吝啬,为了鼓励科技创新,不惜动用企业资金,加大对科研队伍的培育,五六年内,就有150多名员工拿到了MBA硕士学位。

四、现状

如今,管彤贤手下有3万多名员工,一线工人就占了90%,电焊工就有4000多名,他的企业在不断辉煌发展中,塑造了一个59岁塑造传奇的英雄人物,为我国制造业增添了崭新的一笔。

管彤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管彤贤毕业院校、管彤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 95人参与,1条评论
  • 访客 于 2024-07-04 01:41:40  回复
  • 听楼主一席话,省我十本书!http://298.his9xue.cn/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